自閉症,又稱為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或自閉症類群狀態,是一種影響溝通、社交互動與行為的發展障礙。
抗精神病藥物主要用於治療精神健康問題,維持大腦中特定神經傳導物質(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使神經能夠在全身傳遞訊息;例如多巴胺)的平衡,以改善各種症狀。 非典型 抗精神病藥物是一類藥物,其與 典型 抗精神病藥物相比,有不同的益處與危害。
我們想比較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在降低自閉症類群障礙兒童和成人之易怒程度方面的療效。此外,我們也想了解這些藥物對其他症狀的效果與危害。
我們尋找了比較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與安慰劑(無效治療)或與另一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對自閉症類群障礙患者進行療效比較的相關研究。
我們找到 17 項研究,涉及了 1,027 受試者。大多數研究集中在兒童上,只有一項研究涉及成人。
有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利培酮與阿立哌唑,可以在短時間內減輕自閉症類群障礙兒童的易怒症狀,而魯拉西酮可能效果不大甚至無效。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可能會改善強迫症狀並減少不當言語。我們對於藥物在攻擊性、體重增加和與動作相關副作用的影響非常不確定。
我們對證據的信心從中等到極低不等。儘管我們對某些症狀與衡量指標,例如易怒,有較高的信心,但仍需要更有力的證據。我們對於體重增加與動作相關副作用的測量結果,信心更低,主要原因是研究規模較小,且結果各異。此外,大多數可用資料來自短期研究。
該資訊截至 2024 年 1 月。
翻譯者:孫珞軒(國家衛生研究院)【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